在很多“老常州人”眼里,青果巷是城市的“根”,是常州文化之“魂”。2019年6月4日上午天隆和记黄埔幼儿园中班年级的师生们百来号人一起来到了青果巷,以“听乡音、忆乡情,古装穿越迎端午”为主题开始了一系列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有着浓浓的文化古韵的青果巷进一步感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体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
一、“趣说端午”知一二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民间有吃粽子、佩香囊、系五彩绳、做蛋兜……这些中国人在过端午时的习俗,时至今日仍旧受到百姓们的热捧。这不,和幼的小萌娃们一个个穿着汉服,手里拿着小粽子、香包、五彩绳、蛋袋来到了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在“趣说端午”活动中,通过小朋友爷爷用通俗易懂的话讲那过去端午节的事以及青果巷的相关历史,孩子们了解到端午节的特殊来历和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系五彩绳等”独特风俗,也对青果巷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乐活端午”送祝福
活动前期,孩子们和家长运用多种材料,动手制作了香包、编制了五彩绳,有些家长还尝试包了迷你小粽子等。今天孩子们在青果巷的小巷子里、休息凉亭等地方亲自把准备的这些物品送给了来青果巷参观游览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提前向他们表示端午节的慰问。爷爷奶奶们非常惊喜,纷纷表示:现在的小朋友能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真的很不容易,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把中国的优良传统习惯牢记在心里,从小在心里种下爱祖国、爱家乡的种子,让这个种子吸收“阳光”,吸收“雨露”,不断成长。
三、感受“工匠之心”巧制作
常州素来有“常州梳篦甲天下”的美誉,在梳篦博物馆制作梳子的过程中,梳篦博物馆的第九代传人邢粮爷爷和孩子们亲切交流,并介绍了梳篦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人物。通过介绍不仅增进了幼儿对家乡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加强了幼儿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另外通过参加我们还了解到梳篦的工序极其复杂,全部都是手工完成,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幼的宝贝还现场观看了给梳子开齿,之后并一个个变身“梳子小师傅”给梳子进行了变装。制作中,宝贝们安耐不住,争先恐后地回答了邢粮爷爷的问题,还获得了小礼物呢!
四、寻先人足迹,探名人故居
我园自开园以来,一直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的培养。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和中国的名人事迹等。
时值端午到来之际,也了解到青果巷这条古街走出了许多名人墨客,孩子们在体验完制作梳子后来到了多个名人故居、老宅等,如:抗倭英雄唐荆川宅之松健堂,革命领袖瞿秋白故居,爱国实业家刘国钧故居,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故居等。知道了他们都与青果巷有着不解之缘,也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常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一直光彩夺目。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获得的体验和感悟颇为丰富,穿梭在斑驳的白墙和瓦片屋檐下,我们感受到了常州丰厚的文化底蕴,看着修缮过后的重换生机的巷子,再想到小时候的回忆,作为常州人,我们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这些文化,多了解自己的故乡。中国梦是现实的,是美好的,是每一个小朋友的未来之梦。(撰稿:蒋丽君)